随着全国各地复工,要出门、出行的人渐渐多了,而口罩就是出门必备品,对于这种一次性防护用品,本身消耗量就大,可是如今的口罩却成了“稀缺品”。

实体药房买不到,网上不是买不到,就是快递不发货,国内很多地方还出了“口罩摇号”,自然也因为口罩难买,给了一些黑心的制售假口罩的人可乘之机!

不禁让许多网友纳闷,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,年产量占全球约50%,怎么口罩就会稀缺了?

如果说前段时间是因为春节口罩工厂放假,生产量比平时少了,那现在复工了呢?

最近媒体都报道,截止至13日,全国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4%,医用N95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28%,普通的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106%,甚至一些生产电器的企业都在生产口罩。

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买不到口罩呢?

这里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口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!

口罩生产过程

从这个视频里,可以看到口罩生产过程完全是自动化的,生产速度很快,平均每秒能生产出1-2个来。 

0.5秒生产出一个口罩,

怎么还是买不到?

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:口罩看起来做工很简单,但其实生产流程非常复杂。

原来一个口罩的制作除了口罩厂参与,还要其他工厂配合,这是一个产业链,

比如口罩中间那个钢圈,挂耳朵的绳子,都需要其他厂给配合,所以即使口罩厂生产企业全员复工,如果这些其他配套材料缺乏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事,口罩生产出来之后并不能马上使用,而是要经过解析、消毒,这就是这一个环节需要大概14天。

医用口罩,采用环氧乙烷灭菌,灭菌后,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,不但刺激呼吸道,还有致癌物。

必须通过解析方式,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,达到安全含量标准。经检测合格后,才能出厂上市。

那么在这种口罩难买的时候,重复利用口罩就是个现阶段不得而为之的“好方法”,但一定要科学重复利用,否则可能分分钟防护不了自己。

5种戴法很浪费口罩

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利用好手头的每一只口罩,尤为重要。科学的节约口罩,既要“省”也要“防”。以下5种戴口罩方法很浪费:

1

一次性戴多层口罩

一些人担心口罩不够厚,出门一次性戴两三个口罩。

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提醒:一次性戴多层口罩没必要,反而有害:一是影响气密性,更漏气;二是呼吸受阻,使劲吸气更易被感染。

正确做法:普通人一般一次性医用口罩戴一个就可以了。

2

用一次就马上扔掉

如果家中口罩不足,没必要4小时换一次,也没必要喝口水就马上扔掉。 

正确做法:

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:在风险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,在保证口罩清洁、结构完整,尤其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,可以重复使用。

3

用酒精给口罩消毒

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的方式给口罩消毒。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表示,口罩能防护病毒,是因为病毒会伴随液体飞沫形成小颗粒,附在口罩上。

用酒精喷洒口罩表面,酒精挥发时会将里面的水分一起带走,再使用时,被分离出来的病毒有可能被吸入。

正确做法:

口罩摘下来后,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,直接晾在干净、通风的地方,或者存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里即可。

4

摘口罩时触摸了口罩外侧

我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,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,相当于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。

手可能会被口罩外侧污染,如果再忘记洗手,去摸鼻子揉眼睛,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。

正确做法:

  • 拿住耳挂绳,摘下口罩即可。
  • 摘下口罩后要洗手;没有洗手条件不摘口罩。

不同情景下口罩的使用推荐:

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,如果个人独处,例如自己开车、居家活动、在空旷且通风的场所、没有密集的人员接触,可以不戴口罩。

在电梯里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在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、接触居家隔离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人员、从事高危职业者,必须全程佩戴口罩。

Categories:

Tags:

No responses yet

コメントを残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