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摊经济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之下,不仅创造了新一波就业热潮,也受到了大家热烈的讨论。

然而一个意外的身影却跟地摊搭上了边儿——王思聪

1继年初熊猫互娱进入破产程序后,王思聪在阿里线上摆起了地摊儿,拍卖周边产品。
熊猫清仓的货色包括:帽子、T恤、手机壳、帆布袋、马克杯、自拍杆……价格百十来元一件。
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公司破产清算。

然而,线上拍卖围观者多、出手者少。
毕竟,熊猫这个平台已经凉凉了,它的周边还有什么意义呢?
当年,王健林拿出5亿元让儿子练手,
“让他自己干5年,上20次当,看看能不能成”。
结果,王思聪赔掉了20个亿,是王健林预期的4倍。
注意,这20个亿是要小王自己扛的。
小王身为大股东具有连带责任,熊猫的欠债大部分由他个人还。

王思聪刚开始做生意时,媒体上有大批吹捧者,说他眼光犀利、城府极深,在微博上胡喷是有步骤地给自己引流。
又说小王大赚40亿,不靠爹、靠自己。
反正就是干什么都有人吹,还是追着吹。
现在大家总算看明白了,什么富贵diao丝、什么想法独特,都是扯淡。
热狗吃着、拖鞋穿着,他心仍然是一颗薛蟠的心。

如今熊猫直播倒了,同类竞品的虎牙、斗鱼,都活得好着呢。
谁能想到在微博上一呼百应的王校长,做出来的产品糊得既没口碑也没流量。
谁能想到有人脉、有资源、有流量的王校长,创业10年把自己搞破产了。
可见,搞事业可比搞噱头难多了

即便背靠父亲王健林这样的“大树”,也依然是落得个血本无归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富二代永远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试错机会,毕竟已经有太多成功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。

2
你一定听过很多“白手起家”的故事。

比如说马云,3次高考落榜,多次创业失败,蹬过三轮,当过搬运工,靠卖义乌小商品维持翻译社的基本运转,阿里最穷的时候,账户只有200元。
让人不禁认为,马云家境贫寒,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。
可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马云的父亲叫马来法,艺术成就和地位都非常之高,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、五届主席(正厅级)。
他的母亲艺术造诣也非常高,是有名的评弹艺术家。

在那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代,马云就可以很轻易接触到,并精准地嗅到互联网将来会成为大势所趋。
他能够在3次落榜,4次创业失败的情况下,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。因为他的家庭和父母,给了他任性的资本,并不会给他太多压力。
在上个世纪90年代,马云就可以拿出50万创办阿里,这笔钱,放到现在,依旧不是个小数目。
换成普通人,贫寒的家境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吗?可能连这样的想法都不敢有。
再说说马化腾吧。

马化腾自曝,QQ诞生之际,为了做推广,增加活跃度,他经常会换成女孩头像,假扮女性聊天,显得社区很热闹。
又搞笑又心酸对不对?一个为了成功,忍辱负重,能屈能伸的形象就出来了是不是?
但事实上,马化腾是个十足的富二代。
他的父亲马陈术有过从政和经商的经历,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副局长一职,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的总经理、深圳市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,财力不容小觑。
在公司管理和市场运营方面,他给马化腾的经验,更是比财富还宝贵。

马陈术不仅帮马化腾的公司做账,就连腾讯的名字都是他取的。
这就像上帝给他开了一扇门,又顺便开了一扇窗。
有一说一,有这样的爹,就已经甩开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。
马化腾和马云,包括王健林、柳传志等等大佬,其实都不算是白手起家,他们的背后,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家庭作为支撑。
父辈的阶层,可以让孩子从小能接触到普通人无法接触的事物,父辈的工作,可以让孩子拥有了比常人更长远的目光。
而父辈所积累下的人脉、经验,足以让孩子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,得到更多专业有益的积累。
以上这些,恰恰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门砖,我们不得不承认,踩在父辈肩膀上的孩子,比普通人更容易接近成功。
但是同样是富二代,为什么王思聪却赔了个血本无归呢?
最主要的原因是,王思聪对自己的认知和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割裂。

3
虽然王校长在微博上自诩diao丝,也时不时坐在街边吃个麻辣烫,但小王其实并不理解,也不屑于理解底层逻辑。
所有的营销大师都是人性大师,而富二代大多没有洞悉人性的天分。
不是他们智商不够,而是没有这个基因。
富二代从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,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,自然无法像那些从底层打拼,看遍人间冷暖的人那样,洞悉人性。
更何况王思聪还特别享受自己的富二代身份。
一会儿嘲笑汪小菲兜里只有钢镚儿,一会儿讽刺排队买苹果手表的果粉。
一个看谁都是土鳖的人,怎么能屑于去明白普通人的心理呢?

很多人不知道,王思聪为了给熊猫带流量,自己出镜、自己监制过一款综艺节目《HELLO,女神》。
糊穿地心不说,还被勒令下架。

之后,心有不甘的王思聪又做了一档谈话节目《小葱秀》,结果又是扑街。

有王思聪坐镇,没人敢去把控内容调性,所有人都围着王少聊天,看他的脸色,由着他发威。
评论区的留言是:耿直而粗鲁的王思聪,投胎投得好给了自己一种天才的错觉。
这跟有人爆料王思聪开会时的情况如出一辙——
满满的贵族般的自豪感和优越感,实在是想睡觉,但不得不陪笑。

由于周围人的迎合和吹捧,他很难正确地理解自身的定位和分辨自己能力的高低。
像极了“皇帝的新衣”。
王思聪曾经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“有钱”。
这倒是看的挺清楚的。然而,有钱既是优势,也可以是劣势。
一切都来得太容易,目中无人、自我中心。
骂马化腾走不长、李开复靠写书糊口、雷军的英文丢人,谁都不入他的眼,以为一切唾手可得。
然而,微博上的流量不等于商业成功。
哪怕王少爷想做综艺换点击率,都发现跟自己的预期相去甚远。
因为世界比微博复杂多了。

当然,王健林的完全放任,也导致了王思聪缺少了一个通往成功的领路人。

4
对于王思聪,王健林一向是放任自由。
这也是造成王思聪目中无人,骄横跋扈的原因之一。
老一辈的“富二代”们,虽说有足够的家族资源作为支撑,但自己也的确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。
其次他们本身技术实力也确实过硬,还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资在了事业上。
在一档访谈节目中,王健林曾被问及在家里如何与王思聪相处。
王健林回答说:
“他还真不是我培养的,是他自己发展的。他这个模式我也看不懂,搞电竞啊,搞好多高科技的东西我确实不懂,怎么跟他相处呢?就是平等相待,自己老老实实把位置放低。”
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不指手画脚,对于年轻人的生活不加干涉,本意是好的。
但对于出生豪门,从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来说,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。
至少在“口无遮拦”方面,王思聪说自己是第二,大概没人敢称第一。
不光是“娱乐圈纪委”,脾气上来了连自己家族企业都要骂。

王健林也是马上回怼:

这波操作很难说是真情实感还是一种营销。
做为儿子的王思聪在一段采访里也曾经说过:
“我的父亲对我确实特别宽容,除去’老来得子’,这中间难免有些内疚之情,我算是父母创业的牺牲品。”
可见王思聪本人对于父亲对他的态度,心里其实是明白的。
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富二代,作为“国民老公”,王思聪宣布破产,说明他至少放下了面子,坦然地接受这一结果。
何况他还选择了独自承受损失。
且不论继续创业对他来说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,但既然他有远超常人的试错成本,我们就不应该对他的判断指手画脚。
即便是马云,也是在无数次失败之后,才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。

谁也说不准,这一次的铩羽而归,是否意味着下一次的王者归来。

Categories:

Tags:

Comments are closed